卡塔尔世界杯_中国进过几次世界杯 - 210rc.com
首页世界杯波兰正文

库尔勒市

2025-06-09 08:26:02

上古

编辑

新石器时代孔雀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,市境大部曾属西域36国之一的渠犁国。古丝绸之路也从这里经过[2]。古渠犁国在且末國西北,精绝(今民丰县)之北,尉犂國(今塔什店镇至博斯腾湖以南一带)西南,山国(今尉犁县铁干里克镇东北)以西,乌垒(今轮台县策大雅)东南,其范围相当于今库尔勒市境及尉犁县西北、轮台县东南一部分。居民主要是使用吐火羅語的高加索人種,信奉祆教。

前176年,匈奴冒顿单于由蒙古高原入侵西域,各小國紛紛臣服,匈奴右日逐王在焉耆、危须、尉犁三国之間設置僮仆都尉,管理西域屬國(僮僕)的貢賦,渠犁受僮仆都尉控制。

前101年,西汉進軍西域,在渠犁设使者校尉,往西域屯田。前60年,匈奴日逐王先贤掸投奔西漢,帶來了西域的宗主權,西汉政府便在乌垒(今轮台县策大雅南)设立西域都護府,任命郑吉为首位都护,在河曲(今孔雀河的转弯处)建造埒娄城,归降汉朝的匈奴日逐王部众也被安置在河曲。

16年,西域都护李崇被匈奴擊败,撤退到龟兹(今庫車),埒娄城被匈奴攻下。46年,莎車王贤攻打龟兹,埒娄城被莎車奪走,屬於莎車國乌垒州。数年之后,龟兹杀乌垒王,取得乌垒国土地。74年,東漢派遣西域都护陈睦,重回埒娄城,但隔年埒娄城就被焉耆攻佔。

91年,東漢在樓蘭設立西域長史府總部。94年,班超利用龟兹、鄯善等八国兵征伐焉耆、危须、尉犁,斩焉耆王广、尉犁王于埒娄城,東漢重新在西域站穩腳跟。127年,班超之子西域长史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分南北道攻打焉耆国,张朗由爵离城(即埒娄城)先至爵离关(今铁门关),攻打焉耆王元孟,最後焉耆投降。448年(北魏太平真君九年),北魏成周公万度归討伐焉耆,在當地設置軍事機構焉耆镇,並在庫爾勒建立柳驴城。

中古

编辑

七世紀起,焉耆王龍突騎支開始與唐(桃花石)交好。630年(贞观四年),玄奘取經經過庫爾勒。648年,唐朝军队进攻龟兹,在西域設安西四鎮,庫爾勒属焉耆都督府。670年(咸亨元年),吐蕃攻陷安西四镇,五年後被唐軍奪回。682年,吐蕃再次攻陷安西四鎮。三年後再次被唐軍奪回。687年,吐蕃第三次攻陷安西四鎮,五年後被王孝杰率領唐軍第三次奪回。此後歷經一段平和歲月,直到751年,唐在怛羅斯戰役大敗,元氣大傷。789年,吐蕃徹底奪下安西四鎮。

西元840年,回鹘受黠戛斯所迫,由懷建可汗厖特勒率領西迁,从吐蕃手中夺取焉耆各地。856年,懷建可汗西迁到焉耆,称為「亦都護」(Idiqut,幸福之主),有20万民眾。860年,懷建可汗被异母弟库尔特勤擊败处死,安西回鹘的重心移到北庭、吐鲁番一带。833年,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被刺殺。866年,西州回鹘首领仆固俊打败吐蕃首领尚巩热,吐蕃势力退出西域。此後兩百年間,受到喀喇汗國的影響,西域開始突厥化與伊斯蘭化。

1122年,西州回鹘降服于西遼(喀喇契丹)[4]。西遼大多採取宗教寬容政策,直到1211年,乃蠻屈出律篡奪西遼帝位,穆斯林與基督徒被強迫改宗佛教,遭到宗教迫害[5]。1218年,成吉思汗派哲別率軍攻打西遼,哲別進入喀什噶爾後宣布宗教自由,西遼屈出律政府慘遭喀什噶爾人民報復,被蒙古消滅。此後巴音郭勒為察合台汗國及東察合台汗國封地,察合台後裔敗亡之後,成為南遷的瓦剌(衛拉特)蒙古游牧区。

近現代

编辑

1677年,白山派引噶尔丹进兵回疆,擊敗黑山派,開始准噶尔汗国的统治。1759年(乾隆二十四年),清擊敗准噶尔,平定大小和卓之亂以后,将焉耆定名为喀喇沙尔,派驻办事大臣一员。1759年(清乾隆二十四年),清于库尔勒设三品阿奇木伯克一员,管理库尔勒庄,并设守备驻军。

1867年(同治六年),浩罕汗國支持哲德沙爾汗國(Yettishar)奪取库尔勒。1877年(清光绪三年十月),清军收复库尔勒。維吾爾史家穆薩·賽拉米(Musa Sayrami)記載,1877年5月30日,哲德沙爾汗阿古柏(Yaqub Beg)在庫爾勒被葉爾羌哈基姆Niyaz Hakim Beg毒死[6],但其他說法表示阿古柏是自殺或戰死的[6][7]。

1887 年,榮赫鵬(Francis Younghusband)在從北京到印度的壯遊中途經「庫爾利亞」(Korlia)。他形容庫爾勒城繁榮昌盛,周圍鄉村農作良好,耕地面積很多。玉米似乎是主要作物,但也種植水稻。有一個漢人小城,大約400碼(370m)見方,泥牆高約35英尺(11m),還有一條護城河。角上有圓形堡壘,但城門沒有。以南一英里是突厥城,但城牆已成廢墟,城內有一條長約 700碼(640m)的大街。「商店比喀喇沙爾(焉耆)好一些,但不如吐魯番好。」[8]

1899年(清光绪二十五年),喀喇沙尔直隶厅升为焉耆府。库尔勒为焉耆府治地。

1917年,(民国六年),设库尔勒县佐,属焉耆县。

1920年,(民国九年)7月11日,设焉耆道,辖库尔勒县佐。

1930年,(民国十九年),焉耆道改为焉耆行政长官公署,同年库尔勒县佐改为设治局,属焉耆行政长官公署。

1939年,(民国二十八年),库尔勒设治局升格为县,属焉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

1950年4月12日,焉耆专员公署成立,库尔勒县为焉耆专署辖治。

1954年6月,撤销焉耆专员公署,分别设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区(辖焉耆回族自治县、和靖县、和硕县,州府驻焉耆)和库尔勒专署(辖库尔勒县、轮台县、尉犁县、婼羌县、且末县)。库尔勒县为库尔勒专署辖治。

1960年12月1日,库尔勒专署并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,州府由焉耆县南迁库尔勒县城。

1979年6月23日,划出库尔勒县的库尔勒镇、新城、团结3个办事处和铁克其、英下、恰尔巴格3个公社,以及原属焉耆县的塔什店办事处,成立库尔勒市。同年9月30日,库尔勒市正式成立,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领导。

1983年8月19日,撤销库尔勒县,县所辖区域并入库尔勒市。

1984年4月10日,库尔勒县正式并入库尔勒市,仍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。

2009年7月20日,尉犁县西尼尔镇调整建制划归库尔勒市管辖。

2012年,境内中部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的铁门关市。

《仃》组词 阿里云浏览器的几大优点
相关内容